返回上级 首页

  • 2021-05-02 12:11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向其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能否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 2021-05-02 12:10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应该怎么计算?
  • 2021-05-02 12:09进出口生产企业,每月申报出口退税,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同时符合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两者可以在同一申报期内办理吗?
  • 2021-05-02 12:09房地产企业,7月收到期末留抵退税300万元,8月申报7月份预缴增值税时,能否预缴增值税产生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的计税依据中扣减退还的留抵税300万元?
  • 2021-05-02 11:59在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施行日,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金额应如何处理?
  •  
  • 2021-05-02 11:58企业应当如何对持有的结构性存款进行会计处理,假设该结构性存款符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4号)定义,即为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
  • 2021-05-02 11:58对于按照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第三章分类为权益工具的特殊金融工具,发行方在企业个别财务报表及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如何分类?投资方能否将持有的上述金融工具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
  • 2021-05-02 11:58企业按照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对相关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在评估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从子公司层面还是集团层面考虑?
  • 2021-05-02 11:57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应当分类为何种金融资产?
  • 2021-05-02 11:57在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施行日,将原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投资按照准则第十九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其原账面价值与新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如何处理?该权益工
  •  
  • 2021-05-02 11:57如果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企业是否完全不能或者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如10%)内出售该金融资产,否则不得认为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 2021-05-02 11:55用于开发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是否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财会〔2006〕3号)关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定义?
  • 2021-05-02 11:54用于开发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是否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财会〔2006〕3号)关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定义?
  • 2021-05-02 11:53合同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 2021-05-02 11:53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企业,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时,是否需要对新产生的应收账款或合同资产的预期信
  •  
  • 2021-05-02 11:50在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施行日,将原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投资按照准则第十九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其原账面价值与新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如何处理?该权益工
  • 2021-05-02 11:49某企业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计提损失准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该笔金融资产到期并全额收回。对于以往计提的损失准备,该企业是否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 2021-05-02 11:49如果企业判断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确定利息的金融资产符合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那么企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的决定,将确定该金融资产利息的基础调整为“贷款
  • 2021-05-02 11:49封闭式基金、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寿命固定或可确定的结构化主体,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
  • 2021-05-02 11:49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
  •  
 «   1   2   …   69   70   71   72   73   …   248   249   »   共4973条/249页